大家都学过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。
一般说廉颇蔺相如故事,都是蔺相如视角:
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去了趟秦国,完璧归赵,回来封了上大夫。
蔺相如跟赵王去了渑池之会,没丢脸,回来封了上卿,位置比廉颇高。
于是廉颇不爽了。于是蔺相如顾全大局躲着他。于是廉颇知道了,负荆请罪,将相和。
这故事众所周知,是用来告诉大家该顾全大局的。普遍站的是蔺相如视角。廉颇像个开始鲁莽不识大体、后来又乖巧懂事了的武夫。
但若换了廉颇视角,大概会有点不同的感觉。
我的感觉嘛:
《史记》《赵世家》+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=《被嫌弃的廉颇的一生》。